平山美食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平山县

                                                     平山美食

      烧饼,从小时候就喜欢这个四四方方的食品,也走过很多地方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在别的地方发现这个食品,算是平山特色,我还听说这个饼叫做“钢炉饼”是在山西那边有。在钢炉里面烤出来的饼香香脆脆很是好吃,平山烧饼里最出名的怕是古月烧饼了吧,特别酥,一口咬下去,烧饼渣普拉普拉往下掉。现在去外地的亲戚和朋友家时,也不怕累赘,总要带上一大包。也许心里是把这当作了一种家乡美食的代表和骄傲吧。

     玉蜀黍che er,平山上半县做的比较多,它是用玉米的小碎瓣做成的粥,需要熬很长的时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东西离开了平山的土地就在有吃不出它的鲜美味道。我吃过很多粥店,但是很少有这个粥的,即便是有了,也不是那个味道。这个玉米粥最好吃的还是把玉米放在古老大碾子上来压碎的颗粒,放在大铁锅里,下面烧上柴火,咕嘟咕嘟的熬上半天时间,粥里面再放一些花生和南瓜……那种滋味,永远难忘!

      大锅菜,这一道菜可以说是平山的招牌菜,它的历史我不知道有多长的时间,但是每次回家必须要吃的,因为这个味道走出平山,你怎么也做不出来,这个菜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粉条、海带、白菜、胡萝卜、豆角、土豆、茄子等(随着季节不同而变化的时令菜),还可以加肉、或者是豆腐。放在锅里,填上水、油、盐、调料来熬制。味道鲜美,自不多言。这道菜无论是和馒头、还是米饭、抑或是面条都能吃出不一样的滋味。虽然说和东北的炖菜差不多,但是味道确实不一样的,我心底里还是喜欢我们的平山大锅菜。在平山农村红白事的酒席宴会上总是少不了这个大锅菜。地道的平山味道,即便是走遍全国也难以找到,而且在外地,还做不出这个味道。

      捞米饭,我相信只有平山的大米饭是捞出来的,而不是蒸出来的。因为我去过的地方都没有发现这种做法。在大锅里面放上水和米,水要多,要不会糊锅的,长时间熬熟,再用笊篱捞出来,不喜欢吃干米饭的,可以直接带汤盛。这样做出来的大米不仅软嫩,而且香味扑鼻,特别适合老人孩子吃。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吃姥姥做的捞米饭,那淡淡的米香中,掩藏着多少家乡情。

      煎饼,这里所说的煎饼不是街头那些加鸡蛋的煎饼。平山的煎饼分为两类,一种是用白面做的,类似于北京鸡蛋饼但是却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平山的煎饼是放在把白面加水做成糊糊,然后在大锅里下面放小火来炙烤,这个操作就类似于大街里买的煎饼,但是远比哪个好吃,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在糊糊里面拌上鸡蛋或者是韭菜,沾着醋蒜吃。 还有一种煎饼就是用玉米面做的,用一种专门的煎饼锅,就跟倒扣的碗一样,把玉米糊糊倒在上面,成型后是规则的圆形,周边厚,中间薄,带着淡淡的酸味,也有加糖多的,就成了甜味。这种煎饼营养价值极高,这也是平山独有的食品了。

      爬糕,平山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食品,但是我直到现在不知道这两个字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写法,发音是这样的糕。爬糕是用荞麦面做成的,制作过程非常辛苦,需要用力砸面,将面揉均匀。平山人都喜欢把爬糕切成小块,把蒜捣成泥放到醋碗里,再放一点盐和香油,沾着吃。那味道,想着就流口水。

     凉粉,这个凉粉和一般**地方的凉粉叫法一样,但是实物确实不一样的。平山的凉粉在北京叫做焖子,但是吃法不一样,北京的超市里面一般都是用辣椒来拌好再买,而在家乡一般都是做成凉粉汤,或者是拌上醋吃。尤其是在炎炎夏季,在切上一些薄薄的凉粉,倒入凉白开,在冰箱的冷藏搁置几个小时后拿出来,放入适量醋和香油,再加一点葱姜蒜末,喝上一口,所有的暑气和燥热都会被赶跑。

      面片,这个并不稀奇,但是只有平山的有味道。因为我吃过新疆的炒面片,烩面片完全不是一个味道。平山的面片看上去也好看,吃法主要是和面条一样来煮,再浇上大锅菜。或者简单一些,用葱、醋香油、盐拌一个佐料浇上去也很是好吃。

     年糕,平山的年糕非常有特色,并且做年糕的器皿也比较特别,叫灶儿(不知道这字对否,是这样发音的).做时在最地层平铺一层蜜枣,再把调拌好的粘米面或**的粘面均匀撒上,直至灶儿满,盖盖加热直熟,吃时切片即可。由于其粘性较大,切记不可冷食,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肠道疾病。

……

丁丁加油(2014-10-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