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位于中原城市群之一的河南省济源市。济源因济水之源而得名。
学院简介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公办普通专科院校,位于中原城市群之一的河南省济源市。学院占地面积767亩,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教职工616人,专任教师468人,兼职教师106人,河南省学术带头人6人,教授、副教授130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4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150余人。
学院设有11个教学系部,27个高职专业,其中河南省教改试点专业3个,河南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改革试点专业3个。
学院设有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商务与旅游、冶金化工、现代教育与信息等八大实验实训中心;拥有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1个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应用化工技术实训中心和70余个标准实验实训室;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54万余册。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师生兴办科技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近年来,有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省级课题124项,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主参编教材218部,其中院长苏万益主编的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被评为2008年国家级精品教材。研制开发了BZGK高压开关智能综合保护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我院学生研制的“爬竿机器人”、“站辅-站长辅助系统”等项目在河南省第五届“挑战杯”上获多项荣誉。
学院设置了“奖、勤、助、贷、补”等形式的困难生资助体系,设有国家、省政府、学院三级奖助学金,最高奖助金额可达8000元/年,资助学生比例占在校生数的50%。并且开通了贫困生入学绿色通道,贫困生凭村、乡、县三级证明可无障碍入学。
在学生就业方面,学院实施“订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先后与华能沁北电厂、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河南济源钢铁公司、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与河南新飞集团、河南利达光电有限公司、河南风神轮胎有限公司等20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签订了长期用人协议。开辟了就业绿色通道,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学院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到校视察指导工作。美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外国专家学者也先后来校参观考察。
3 院系设置
学院融高等职业教育、电大教育、中专教育、中外联合办学、社会培训为一体,设有经管系、音乐、舞蹈、机电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人文、艺术系、冶金化工系、护理系、国际教育学院、成教中心等16个教学系部,35个高职专业,其中河南省特色专业2个,河南省示范专业5个,河南省教改试点专业3个,河南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改革试点专业3个。
4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445人,其中教师291人,专任教师229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73人,博士1人,硕士57人,“双师素质”教师104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近年来,教师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教科研项目14项,发表教科研论文900余篇,主参编教材153部。拥有8个职业技能训练中心,70多个标准实验实训室,18.5万册图书。 学院内设有11个教学系部,开设有19个高职专业,其中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建有省级精品课程4门。
学院东区已经建成的A、B两栋实训大楼,内部配备有模具加工中心、计算机多媒体中心,外语实训中心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大楼,促进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5 学校相关
5.1 背景
学院前身为济源中等工业学校,1993年建校,1994年开始招生,1998年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同年8月济源电大工作站并入学校(此后工作站更名为济源广播电视大学),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1年4月升格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高等教育的一员。
5.2 规模
学院占地面积767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设有16个教学系部,35个高职专业,其中河南省特色专业2个,河南省示范专业5个,河南省教改试点专业3个,河南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改革试点专业3个。学院专任教师464人,兼职教师243人,河南省学术带头人、省高校名师、市专业拔尖人才25人,教授、副教授13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8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178人。全日制在校生12600人,生源覆盖全国21个省、自治区。
学院建有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和实际生产等功能为一体的职业技能实训中心,拥有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商务与旅游、冶金化工、现代教育与信息等专业实验实训室120余个,仪器设备总值6000多万元。建有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2个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应用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100余个标准实验实训室。建成了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73万余册,被文化部命名为一级图书馆。
5.3 荣誉成就
近年来,学院建成国家精品教材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省级课题124项,发表科研论文2000余篇,主编教材418部。研制开发的BZGK高压开关智能综合保护器等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我院学生研制的“爬竿机器人”、“站辅-站长辅助系统”等项目在河南省第五届“挑战杯”上获多项荣誉。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师生兴办科技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有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省级课题104项,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主参编教材153部。研制开发了BZGK高压开关智能综合保护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院学生研制的“爬竿机器人”、“站辅—站长辅助系统”等项目在河南省第五届“挑战杯”上获多项荣誉。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最具特色职业院校、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