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禄丰县第一中学

家乡区县: 云南省禄丰县

楚雄禄丰县第一中学坐落于县城北郊的松园山,始建于1932年,前身为禄丰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7年更名为云南省禄丰县初级中学,1960年更名为云南省禄丰县第一中学, 2006年实行初高中分离,成为一所高级中学,承担着全县近60%的高中招生任务。

学校概况:

中共禄丰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一中的建设发展,从2002年开始,实施学校改扩建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学校占地面积扩大到223.5亩。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58个教学班,在校生2744人,生源覆盖全县各乡镇。教职工22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4人,本科生学历203人;高级教师42人,一级教师6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州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县级骨干教师17人。

硬件设施:

已建成计算机室2间,教师电子备课室5间,大型多媒体教室4间,班级多媒体教室58间,语音室2间,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10间,报告厅1个,标准化田径运动场1块,标准化篮球场12块,标准化乒乓球场12块,全校教职工配备了笔记本电脑。

学校成绩:

禄丰一中一路征程,一路凯歌,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取得了喜人的成绩。1945年“一二·一”四烈士之一的西南联大学生李鲁连就是我校初4班的学生。1992年、1997年我校两次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1998年被评为“云南省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云南省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2000年被评定为“云南省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2003年获州综合评估三等奖;2004年、2006年、2007年均获州综合评估二等奖;2006年又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新课堂教学实验学校”;2009年,我校被推报为省级“三生”教育示范学校和省级德育先进学校。

建校以来,先后有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北大教授闵孝同曾在一中授过课;一中学生何庭辉、陈思聪、李鲁连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和“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钱文才、宋媛媛先后考入清华大学,何弗敬、杨丽先后考入北京大学;李世厚、邬成华先后留学美国加州大学和密苏里大学。

学校管理:

学校明确提出“博学善思、厚德明理”的校训;突出“学校的有效管理、教师的有效教学、学生的有效学习”的管理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坚持“以文化上线为主、多条腿走路、多渠道成才”的办学思路;着力打造优生,努力提高综合上线率,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办学原则,与成都七中、昆十中、师大附中建立友好帮扶关系,请上海方略教育集团为教研组长培训搭建平台;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行关注学生差异发展的“走班制”教学和借鉴山东兖州一中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行“三步六段”,“30 10”有效课堂循环教学模式改革。用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促进教师成长,帮助学生成才,推动学校发展。

发展状况:

禄丰一中始建于1932年3月,经过七十七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1998年学校被评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2003年10月又被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全县教育改革试点学校,截止目前学校已发展到59个教学班、3049名在校学生、220名教职工的办学规模。在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支持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禄丰一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校园建设日新月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

2008年10月以来,禄丰一中组建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学校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规范、求实、创新”的办学宗旨,迅速推进学校各项改扩建工程。完善了校园道路建设和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学校还先后完善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力求以先进的教学手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正朝着“管理优化、教学优质、环境优美”的方向努力,正朝着“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迈进。

曦霞(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