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涌概述五

家乡区县: 东莞市

麻涌又是广东省的“龙舟之乡”。划龙舟竞赛具有普遍性和创意性,也是群众性体育项目的强项之一,在东莞久负盛名。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为麻涌龙舟大景。还有五月初九日漳澎村景,五月十八日鸥涌村景。每当农历四月中旬,各乡村就筹备龙舟赛事,并参加周边地区的竞赛活动。麻涌龙舟队参加国际国内锦标赛,屡获佳绩,享誉国内外。1984年6月10日,麻涌镇漳澎龙舟队代表莞市首次参加香港第七届国际赛荣获冠军;1993年端午节,漳澎龙舟队代表东莞市参加澳门国际赛,荣获三项冠军奖;1994年麻涌漳澎龙舟队代表宏远参加深圳国际龙舟邀请赛荣获第二名;1997年,麻涌漳澎男子龙舟队代表国家赴加拿大参加多伦多华裔会龙舟邀请赛,获“加航杯”冠军和公开赛亚军,并在第二届“炎黄杯”世界华侨华人龙舟邀请赛中夺冠。大步、新基等村龙舟队参加市内锦标赛多次获奖。 改革开放以来麻涌不断投入巨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至2008年,麻涌的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光纤电视网络、医疗卫生、金融、社保等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趋于完善。麻涌是典型的水乡,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在麻涌西南面的新沙港先后建有10个深水码头,最大可停泊11万吨级轮船。新沙港已成为华南最大的内陆港口。麻涌镇优越的水路交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79年至1984年,先后铺设石粉路、水泥路,并架设钢筋水泥桥梁16座(总长713.1米)。1987年12月,长12公里,总投资3585万元,沿途共有13座公路桥梁的中麻公路竣工通车。从此,结束了水乡无公路通行的历史。1992年9月17日,麻涌至大盛公路竣工通车。1993年5月,东莞市公共汽车总公司开通麻涌至东莞专线公共汽车。1994年底,位于中麻公路川槎路段的广深高速公路立交口竣工使用。1995年,麻涌运输站和广州第二汽车客运公司合作,开通麻涌至广州客运汽车。1996年7月,在港麻路柏基路段的麻涌车站(新车站)投入使用。从1996年至2008年,全镇共投资3亿元进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建中麻公路,新建进港公路和南洲、华阳等进村主要道路25公里。

2008年,麻涌镇内公路通车里程115.18公里。邮电事业发展迅速,订阅报刊份数剧增。2008年订阅报刊60840份。2008年,程控电话拥有量(含小灵通)51059门;互联网用户10037户。电信业务总收入5784万元。

1979 年,麻涌供电线路只有18公里。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力推进,麻涌镇的电网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全镇供电量和用电量逐年增加,2008年底,麻涌镇10千伏运行线路共57回,10千伏架空线132.52公里,10千伏电缆227.53公里;全镇用电量达8465万千瓦时。 1975—1982年,镇内有一些村先后建成水塔并铺设水管供应“自来水”给村民饮用。1991年7月,镇成立自来水公司并集资956万元,设计并兴建占地2.06万平方米日供水量2万吨以上的自来水厂,1993年1月1日正式供水。据不完全统计,1993—2008年,麻涌镇自来水管网投资达6604万元。2008年底,全镇建有各种管径的管道427.3公里。2008年,全镇用水量2049万吨。

麻涌的历史,是一部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奋斗史。2000年以来,麻涌凭借着“东莞前庭,广州后花园”的地缘及自身的人文优势,抓住东莞市启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大力开发虎门港的良好机遇,因地制宜,确立发展现代化港口新城的目标,实施港口带动战略,因势利导,取得让人瞩目的成就。麻涌镇委、镇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切实、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规划,充分利用港口、铁路、公路三位一体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支柱产业为主体,加快发展建设宜居宜商的中心强镇,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团结一致,奋发进取,为建设现代化滨港中心镇再创辉煌!

黄C琪(2014-10-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