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京津走廊上的明珠——民间工艺

家乡区县: 廊坊霸州市

廊坊民间文化浩如烟海,特别是手工艺品,不仅是廊坊人民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宝。廊坊民间工艺取材于民间生活,在继承传统艺术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它越来越被人民大众所青睐。

胜芳花灯

胜芳花灯,式样有数百种之多,其制作技巧或繁或简,有大有小,大至数米,小不盈寸,可玩于手掌之中。除各式各样的宫灯外,还有人形灯、植物灯、鸟兽灯、风物灯、建筑灯等传统花灯。增加了声、景融于一体的“戏楼灯”、“地图灯”、“计划生育灯”等,造型新颖,别具一格。

“灯笼王”王继昌是天津著名的“泥人张”、“风筝魏”、“灯笼王”三大民间艺人之一,祖籍胜芳镇,因在胜芳扎制花灯成名发家,遂于清末举家迁往天津,开办了“华锦成”灯店,经销王氏花灯。王继昌之子王金芳、王德芳及其孙王晓明继承了他的技艺,如今在天津已传世五代子孙,成为著名花灯世家。其代表作品有鱼灯、虾灯、蟹灯等,最负盛名的佳作是“蝈蝈吃白菜灯”,此灯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形体新颖,色彩淡雅呈浅绿色,给人以玉雕的错觉。

扎刻

扎刻以高粱秸秆为主要原料,扎刻鸟笼、蝈蝈笼、亭台楼阁、各种器具。信安农民周文华,他的作品结构复杂,造型恢宏华美,制作精工别致,独具匠心,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审美价值。他几十年如一日,先后扎刻了信安“魁星楼”、北京“王凤牌楼”、“正阳门”、“天安门”、“琉璃塔”、“景山亭”、“故宫角楼”和“望江亭”等作品。曾在广州、石家庄、北京等地展出,并远渡重洋到日本展出,为国家赢得荣誉。

风筝

廊坊风筝植根于人民的生活,反映生活,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花鸟虫鱼、历史事件、神话传说,都是制作风筝的好题材。风筝在模拟自然时并不照搬原样,而是按照风筝工艺的需要和民间审美的要求加以夸张和变形,把千姿百态的自然物象纳入风筝形体规矩之中,使之变得对称、平衡、和谐,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艺术形象。

廊坊市金龙工艺美术厂,是专业生产“宫廷”风筝的厂家,经过传统艺术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设计出风格独特而又不失古色的作品,以浑厚淡雅的独特风格和突出的民间地方色彩跻身于我国工艺美术之林。

剪纸

剪纸艺术遍及全市。剪纸题材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喜鹊登梅”、“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倒栽葫芦”、“刘海戏金蟾”、“五子登科”、“肥猪拱门”、“招财进宝”等,逢年过节,将剪纸粘贴于窗户之上,增添节日气氛,故又称之为“窗花”。

玉石雕刻

王泊村于20世纪60年代末,从天津引进玉雕技术,开始时仅雕葡萄、瓜、果、梨、桃之类的小型玉件,后逐步掌握了磨雕大、中型玉件的技术,相继生产出仕女、套佛、玉如意、花熏、玉环炉和大型佛人、卧马、怪兽等。

陶瓷彩绘

1984年,靳家堡村引进仿古瓷彩绘技术,主要仿制明、清两代的绣墩、瓶罐、鱼缸、花盆及人物等产品,其中瓷板画《清明上河图》、《百骏图》、《百美图》、《八骏图》等,产品行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廊坊民间工艺美术,是一种宝贵资源,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不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更能反映出廊坊形象的独特魅力与辐射力。尤其是知识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工艺美术,它可做为一种文化资源形成一种文化产业,对打造“强市名城”将起到一个重要作用。因为,无论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渗透着文化的因素,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所以营造一种人文氛围,必须从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去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为廊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创新与积累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成为地方的特色品牌,为经济建设与发展打造平台。

 

馨。。(2014-10-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