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吏部左侍朗--杨时乔

家乡区县: 上饶信州区

杨时乔,明代吏部左侍朗 (公元1531年生,死于公元1609年)字宜迁,号止庵,信州上饶人(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水南街道滩头人)。嘉靖四十四年(公元一五六五年)进士。万历中,累官吏部左侍郎。绝请谒,谢交游,止宿公署,苞苴不及门,铨叙平亢。卒,谥端洁。
陈年旧事

生平

杨时乔(1531年~1609年),今上饶市人。他出生在信州区水南街滩头村,两岁丧父,四岁亡母,少年中进士。他入仕后,历任工部主事、吏部员外郎、吏部左侍郎等职。任吏部左侍郎时,吏部尚书李戴告退,由杨时乔代理主持部事。杨时乔逝后,朝廷追认他为吏部尚书。

时乔受业永丰吕怀,最不喜王守仁之学,辟之甚力,尤恶罗汝芳。官通政时具疏斥之曰:“佛氏之学,初不溷于儒。乃汝芳假圣贤仁义心性之言,倡为见性成佛 之教,谓吾学直捷,不假修为。于是以传注为支离,以经书为糟粕,以躬行实践为迂腐,以纲纪法度为桎梏。逾闲荡检,反道乱德,莫此为甚。望敕所司明禁,用彰 风教。”诏从其言。

杨时乔与丰溪河

杨时乔为官“清正廉明,苞苴不入门” ——(《广信府志》),勤为百姓办事,深受百姓爱戴。他逝世后,箱笼别无余财,仅剩几件旧衣。杨时乔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他修理丰溪河的故事仍在上饶广为传颂。

民间流传,杨天官出身贫寒。两岁丧父,四岁亡母,后与祖父相依为命。小时没钱读书,只能跟祖父画地而学,才算开了眼,发了蒙。随后靠自己争气苦学,从而名标 龙虎榜,中了进士。从此,杨时乔宦海浮沉,从七品开始,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当时,吏部缺右侍郎,由杨时乔署理部事。吏部执掌朝廷、郡县官员的铨叙,人事大权在握,是个要害部门。杨时乔廉洁奉公,刚直不阿。他做天官,皇帝放心。

话说当朝宰相沈一贯一心想在朝廷培植自己的死党。有一日上朝,沈一贯向皇帝举荐自己的亲信出任兵部尚书。杨时乔明白宰相的用心,便据理反对。为这事,沈一贯恨死了杨时乔,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沈一贯,浙江人,史载其“一贯之入阁也,辅政十有三年,当国者四年,枝柱清议,论者丑之”。当时万历帝长期称病疏于朝纲,大权遂旁落沈一贯手中。沈一贯网罗朋党,大力排除异己。沈一贯执政后期,楚太子狱、妖书案、辛亥京察案三事均与他有直接关系,故而弹劾者甚众。万历32年(1605)考察京官(京察)时 庇护同党打压异议而引公愤。因杨时乔不与其同流合污,又多次上疏攻击杨时乔,张居正主政时,又与张居正多有不合。明朝万历年间发生伪楚王案。礼部尚书郭正域是东林党人,力主查勘虚 实;而内阁首辅沈一贯则以“宫闹暧昧”、“年月久远”、“事体重大”为由,从中作梗。郭氏认为,事关宗室真伪,不通过直接讯问,怎么能秉公作出决断? 依旧坚持己意。沈一贯借此机会打击东林党人,授意给事中钱梦皋劾奏郭氏“陷害宗藩”,授意另一给事中杨应文指控郭氏之父曾被楚恭王笞责,所以挟嫌报复。又诬陷礼部右侍郎郭正域和另外一名内阁大学士沈鲤与“妖书案”有关。
有一年,黄河大决口,三府二十一县受灾。朝廷派往救灾治河的京官,不管百姓死活,拼命侵吞救灾的金银财宝,因此走马灯一样被撤换。日复一日,治河总不见成效,龙颜不悦。
一日,沈一贯计上心来,乘机奏道:“杨天官德才超人,若派他前去救灾,必拯民于水火。”皇帝当即准奏。沈一贯这招相当厉害。黄河水灾连年不断, 治河是桩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况且,这一次是大决口,要治理好,谈何容易。再则,他正好趁杨时乔离京的机会做些手脚,离间君臣关系。如果杨时乔治河不成, 他沈一贯可以落井下石,一举拔掉这颗眼中钉;如果杨时乔治河奏效,那他还可得个举贤荐能的美名。沈一贯美滋滋地打着如意算盘。
杨时乔到达灾区后,深入民众之中,察访灾情,安置灾民,调查决口因由,寻找根治办法。他还亲自参加疏通河道,修堤筑坝。不到两年功夫,治河告捷。以后一百年间,黄河再也没有决口,百姓有口皆碑。
杨时乔治河期间,沈一贯迎合皇帝治河的心理,经常跑到皇帝面前搬弄是非,诬陷杨时乔不想治河,到处笼络人心,散布对皇上不满之言,侵吞公款,私建府第……等等,请皇帝降旨问罪。皇帝相信杨时乔的德行,没有听信沈一贯的诽谤。沈一贯无计可施,只好作罢。
且说杨时乔治河奏捷回京,皇帝闻讯,龙颜大喜。次日早朝,皇帝极力褒奖杨时乔治河有方,当殿御赐黄金五千两、缎百匹、酒五十坛,并恩准返归故里省亲三月,以示嘉奖。
杨时乔休假荣归上饶,早惊动了广信府七县官员。连日来,拜见的人络绎不绝,献来各色贵重礼品,杨时乔一概拒受,并谆谆告诫进见者要为官清正、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当时,上饶城外的上滩头有一条小河,又浅又窄,每逢洪水季节,为害不小。杨时乔便召集父老乡亲商量疏理河道一事。他捐出皇帝赏赐的五千两黄金,发动父老乡亲拓宽河道,畅通水流,使这条小河不再为害,从而替家乡人民做了—件好事。
这事很快传到京城。沈一贯闻讯,快活得手舞足蹈,他阴狠狠地自语道:“杨时乔啊杨时乔!这一回,我要送你上西天!”
杨时乔省亲期满,回京谢恩。早朝,沈—贯突然出班奏道:“万岁爷,按朝法规定,私开运河,该当何罪?”皇帝不及细想,随口答道:“该斩!”
沈—贯急忙应道:“遵旨!” 立即示意原先准备好的刀斧手,将杨时乔斩讫报来。
当皇帝弄清怎么回事的时候,杨时乔已经人头落地。可怜耿耿忠臣,惨遭奸贼陷害,冤哉! 事后,皇帝自思失言,害了股肱之臣,便传下圣旨:追赠杨时乔为吏部尚书,赔赐金头一只。
这金头,用五斤四两赤金浇铸。为防贪心之人盗墓,特制三十六口红木棺椁,精选二百八十八位强壮后生为抬棺的“钦差将军”。安葬时,皇帝令“钦差 将军” 抬着三十六口棺椁来回穿插。接着,又令“钦差将军” 相互换杠,以迷乱大家的眼睛。穿来插去,旋来转去,—遍又一遍,—共换杠三十六趟,直旋得杨家子孙和抬棺将军谁也弄不清楚那口棺椁里有金头。然后,再将三 十六口棺椁分葬江西、安徽、福建三省的三十六个县。当分葬上饶的棺椁送到时,上饶百姓倾城而出,送葬者排列起来可以环绕府城十圈。

我的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xi/shangrao_xinzhou.html
我的营销能力秀:http://abc.wm23.com/zzjmay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jonyzzj0508/home?wvr=5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17739655

?End(2014-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