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关:
旅游提示:迁西县是板栗之乡,金秋时分,这里会举行“金秋板栗节”。 临近景点:沿丰董公路南行至金厂峪再东行到大岭寨,可参观被誉为长城第一窑的“左三窑”。这里是迄今发现的长城沿线最大最完整的砖料基地。再往南行到太平寨,能看到一种麻粒古岩,经联合国地质科学研究年代分析协会测算论证,这种紫苏斜长麻粒岩岩龄距今已逾36.7亿年,堪称“岩石鼻祖”。 介 绍 青山关位于迁西县东北45公里,自然风光秀美多姿,长城文化深厚悠远。这里有万里长城惟一保存下来的水门,有历经400年战火硝烟巍然屹立的古关城,有造型奇特、巧夺天工的72券楼。青山关长城未经人工修葺,原汁原味。 青山关景区电话:0315-5946563 门 票/开 放 时 间 10/人(淡季),20/人(旺季)
河北唐山市
青山关为AAAA级景点
喜峰口:
喜峰口地处交通要冲,雄关险塞,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诗人陆游曾有诗云:“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明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在燕山首建32座重要关隘,喜峰口就是其中之一。1933年,日本侵略者侵华欲从喜峰口入关,抗日将领宋哲元、张自忠率部在此迎战入侵之敌,用大刀片砍杀敌寇千余人。为此,有人称喜峰口为“砍头口”,由此产生了著名的《大刀进行曲》。1948年,毛泽东指挥东北大军挺进华北,解放平津也由此入关。
喜峰口《水经注》中称林兰陉,宋、辽、金时称松亭关。相传,从前有人久戍不归,其父四方访寻,正好与子相会此处,父子相抱大笑喜极而死,遂葬于此,因此又得名喜逢口。明永乐年间改称喜峰口名至今。明景泰三年(1452年),喜峰口重建关门。关门楼高4丈,名叫镇远楼,三道关门之间由坚固的石基砖墙连成一体,城墙的六个接触点均有空心敌楼驻兵戌守,西城墙与万里长城主体相连,蔚为壮观。 景区电话:0315-5892891
五虎山风景度假区:
五虎山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东部,距迁西县城18公里。原是康熙冬季狩猎的皇家猎场,现在是一处集休闲度假,山林探幽,拓展训练于一体的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区。
五虎山,原名九山,有九座山头并排于滦河北岸,上下有九条泉水似九条银龙汇入滦河。据史书记载,康熙皇帝在五虎山狩猎14次。康熙30年,仁皇驾幸五虎山,获虎5只,诏改九山为五虎山。
五虎山海拔375米,主峰突出,山势较陡,植被茂盛,生态环境非常好,动植物资源丰富,仍保持着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
西寨遗址:
西寨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东部滦河北岸台地上,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年代距今6000余年。
遗址平面呈椭圆形,面积96200平方米。发现祭祀地、房址、器物堆积群等重要遗迹现象,出土完整或可复原的遗物近5000件。遗址大体可分两期,一期遗存年代稍晚于兴隆洼文化,而与上宅中期早段及新乐下层文化大体相当;二期遗存年代与赵宝沟文化大致相同。
西寨遗址是一处集祭祀、居住、制陶、制石、渔猎于一体的大型史前遗存,反映了滦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及演化序列。祭祀地点和太阳纹刻石的发现,对研究古代宗教和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寨遗址考古还展示了当时极其发达的捕鱼业。
西寨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家口:
潘家口古称卢龙塞。东汉建安十一年,曹操北征乌桓从此出塞,从汉、晋、南北朝到隋、唐、辽、金、元等朝代一直为军事要道。潘家口新关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滦河从此流进口内,两岸危岩耸立,形势非常险要,明代在此筑城派重兵驻守。1975年,国家引滦入津建潘家口水库,水库注水横切长城,潘家口、喜峰口两关及其周围长城都淹没于水中,形成了独特的“水下长城”景观。库区长城城墙形态多变,沿山脊蜿蜒而上,峰上十余座敌楼、峰火台逶迤相望,傲视苍穹。景区内景色如“十里画廊”,库区内碧涛万顷,波光粼粼,两岸青山,峰峦叠障,堪称“北国三峡,燕塞漓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