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第一中学:
迁西县第一中学原属河北省重点中学,2003年7月,经河北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省级示范性高中。近年来,迁西县委、县政府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大对教育投入力度,2004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建一中。 新建的迁西县第一中学坐落在迁西县西南部,东临喜峰南路,西临西环路,南临新兴街,北临康宁街。校区占地248亩,总建筑面积61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9009万元,可容纳在校生3500人。
新迁西一中[1] 建设工程[2] 于2004年7月15日动工,2005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新校区整体规划综合考虑了建设目标、功能、用途、地形与环境等因素,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的原则;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营造了高雅有活力的文化氛围,实现了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设计目标。
党以重教为先,民以助教为乐。迁西一中全体师生将以一流的工作精神和一流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回报关心、支持一中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迁西一中现有424名教职工,专任教师267名。其中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92名,一级教师171名,一级以下58名。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18名,在读研究生2名,本科学历256名,专科及专科以下55名。专任教师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现有56个教学班,学生2692名。
办公室
协助校级领导处理日常工作,负责综合协调学校政务工作,综合材料的起草,文书档案、保密和信息内宣、外宣、调研工作,来人接待,对外联络及会议的组织工作。
教务处
负责学校课程安排、教师任课分工、课程设置编排、教师量化考核、分数统计、高考报名、录取通知书发放等。
政教处
负责全校学生学籍管理、班主任管理、学生生活管理、学生奖惩、优干、三好学生评比、学校文体卫生、安全教育、高一招生。
总务处
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收缴学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物资供应、水电暖设备是用于维修、基建立项与审批等。
各处室设主任1—3名,并有具体分工。
新校区注重教学与生活朴素的格局,以山水为主体,分别设置了校前区、教学办公区、生态共享区、宿舍区、体育运动区、餐饮区、植物种植区[3] 等部分,各区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校区交通便利,环校路贯穿东西;新校区按花园式、生态型校园进行建设,郁郁葱葱的生态林与平静的水面,构成了校园湖光水色、绿树成荫的园林风格 ,创造了独特的绿化开敞空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
迁西县第二中学:
迁西县第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2005年建校,现有班子成员4人,校长李元双,副校长田国金、李成立、李国春,中层干部20人,教工251人,中级以上职称158人。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积极践行教研教改,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以管理为突破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教育观念要有新跨越,学校管理要有新举措,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民主理校、从严治校、创建特色的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争先意识、质量意识、拼搏意识、奉献意识、合作意识,努力办成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教育。
经过八年的努力,学校逐渐步入规范、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2009年2月被河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建校仅用时40个月就成为省级示范性高中。2010年至2013年,连续实现高考二本上线人数递增,其中,2013年二本上线人数达到207人(不含省外和单招),实现了新的突破。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师生顽强拼搏的结果,有的同学中考只有200分左右,但他们没有失去信心,靠着刻苦地、不懈地努力,考上了二本以上院校,践行了我们的口号“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起点比终点”,既为高校输送了人才,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建设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德育工作上,我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学德育大纲》,确立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成人成才,突出“严”字,抓好“导”字的德育思路。首先,建设一支精干有力的德育队伍,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二是计划到位,三是制度落实到位。 其次,通过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国情教育和品德行为的自我教育。围绕五四、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纪念日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歌咏比赛等活动,陶冶情操,达到唤起真情,激发爱国热情的教育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升旗仪式制度化、规范化,通过“经典诵读”、“国旗下讲话”,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立、自我约束意识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再次,创建具有浓厚德育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对校园环境建设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制定了《迁西二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由于德育工作开展得扎实而有成效,校纪严明,校风良好,建校八年来,校园安全稳定,没有发生一起违法犯罪案件,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教育教学上,我校从实际出发,坚持“突出特长,以特长带动文化课”的基本教学基调,重视特长生教学,现有音体美教师28名,强化专业训练,内外结合,狠抓专业过关,同时注重文化课的辅导,成效显著。 教学常规检查求实求严,并形成制度,做到了常规管理的精细化,进一步规范了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五认真”,对学生作业和试卷实行“四精四必”。补差和培优并行,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教研教改新路,深入挖掘教学潜力,构建高效课堂,强化自主、合作、探究模式,逐渐形成适合二中学生的教学新路。 针对师资现状,加强教师专业培训,“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开展业务考试,提高教师学习业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和集体智慧,注重教研组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针对学生现状,教师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树立“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起点比终点”的信念。在教师中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既辅导学习,又在生活上、思想上给予指导,使学生全面进步。 坚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先导,常规教学为基础、多媒体教学为手段,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教改活动,优化课堂结构,教学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高考二本上线2010年165人,2011年200人,2012年203人,2013年207人,创造了高考辉煌。生入段人数2007、2008、2009、2010年连续居全县各校首位,特长生教学形成特色。
学校位于迁西县城景忠东街46号,现有46个教学班,在校生2503人,住宿生2128人。占地面积53333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32078.9平方米。有主教学楼、高一楼、实验楼、行政楼、综合办公楼、多功能餐厅、三幢学生宿舍楼、萃艺楼等。学校现有藏书室3个,教师阅览室1个,学生阅览室2个,电子阅览室1个;现有藏书80000册,生均35册,20万册电子图书馆一个;其中工具书、教学参考书100多种,报刊杂志150多种。现有实验室8个(其中物理3个,化学3个,生物2个,并分别配有仪器室、准备室、储藏室)保证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演示率、分组实验开出率达100%。现有美术教室5个,美术展室1个,教师画室2个;音乐教室6个,舞蹈教室3个,排练厅1个,语音室2个,微机室2个;多媒体49套,实现了班班都有多媒体。
学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010年初开始谋划校报,经过多方努力,全体编创人员克服各种困难,4月26日,校报创刊号顺利出版;每月如期出版的校报得到校领导的肯定和全体教职工的称赞,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了品位。
八年多的发展,学校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荣获“唐山市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优秀考点”,“河北省依法治校先进校”等多项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优秀基层工会”、“模范教工之家”、“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普通高中学考招生考试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先进集体”、“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艺术体育先进单位”、“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活动优胜单位”、 “远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尽管如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仍有许多不足,为此,我们将更加努力,追求教育的本真,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书写迁西二中教育的锦绣篇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