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步云(1910年—1992年),别名晓初,山东潍坊寒亭区人。宋步云是中国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活动家,是中国早期油画、水彩画领军人物,也是将西洋绘画艺术传播到中国的先行者之一。他是中央美术学院的缔造者和重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杰出的巨匠,被誉为中国气派的大师和“桃圣”。
宋步云先生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是著名的国画家、水彩画家和油画家。他一生追求光明,一生赤诚砥砺艺事,不倦地追求艺术创新,是中国画坛成就卓然、影响浩远的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
1934年东渡,在东京日本大学艺术系专攻油画。学习期间,他参加过当时在日本的郭沫若指导的中国爱国学生的演剧活动,并在公开场合愤怒披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罪行;在日期间,宋先生博采众长,潜心研究世界各国优秀美术作品和各种艺术理论,并创作了大幅油画《流亡图》,反映遭到外族侵略的中国人民蒙受的巨大苦难。
1937年,他毅然回国投身抗日大潮,以艺术之笔从事各种抗日救亡工作,并在重庆与王琦先生等发起并组织了进步的“中华全国木刻家协会”,任常务理事:1940年应陈之佛先生之聘执教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并与丰子恺--留日同学傅抱石切磋中西艺术合壁和国画创新;1942年在重庆国立艺专任讲师,教授水彩画。
1942年至1944年间,宋先生踏遍巴山蜀水,写生并创作大量水彩作品;他先后在重庆等地举办过六次个人水彩画展,轰动西南画坛。艺术大师徐悲鸿亲自为宋先生主持画展,并将《嘉陵江夕阳》、《嘉陵江纤夫》两幅作品收藏。吴作人先生1943年在《新蜀报》撰文,称他的“水彩画正给了我们真诚的感觉,地方色彩的表现极充分,宋步云先生画嘉陵江兼传其神态”,“想来是不仅能无愧于古人”。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他与吴作人等接管并筹建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任副教授,教授水彩画课程,并兼庶务主任,代理总务主任。他受命于危难,在经费极其拮据的艰苦环境中,为创建艺专呕心沥血,对中国进步艺术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个时期,宋先生的油画代表作《白皮松》被国立艺专收藏。他会同徐悲鸿、齐白石等艺术巨匠,发起组织了“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并任常务理事。新中国诞生前夕,宋先生受党的地下组织之托,与徐悲鸿先生和进步教师保护校产, 坚决地抵制了学校南迁,他还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地下党组织的工作人员。作为美术教育家,他悉心指点年轻一代,培养了大批绘画人材,其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艺坛各个方面的骨干。
宋步云先生是位胸襟博大,艺贯中西的艺术家,从艺七十年,探索七十年。他师化自然,锐意进取,用画笔勾勒出他对艺术和生活的理解。他热爱阳光、生命。他的作品立足现实,面向人生,无不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风貌卓然,自成一家,因而享誉海内外,作品成为我国许多外交、国事重要活动中的珍贵馈赠,并被国内外许多博物馆和艺术鉴赏家珍藏。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地举办 “宋步云艺术活动六十年”个人画展;1990年,他的家乡政府建立了“宋步云艺术馆”,表达了人民对他的艺术及艺术精神的爱戴;1991年出版大型版本《宋步云画集》。
宋步云先生毕生献身艺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事业辛勤奋斗,慷慨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他的高尚品德与不朽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国美术史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