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土豪和屌丝。这两个从游戏的二次元世界里涌现出的词汇,阴阳相合,无缝对接,背后是中国人民对贫富差距拉大的集体性焦虑,“土豪”比“煤老板”适用范围更广泛,我相信作为热词存在的时间也会更长久。
吐槽完这个词,回来说正事。为了回答题主的问题,必须要先绕开这个题目,聚焦在万达本身,先来看看万达是不是一个只知道砸钱的土豪,否则将只能触摸到万达投资”东方好莱坞“这一事件的表象,而忽视很多东西。
万达是不是只是土豪:
在中国的地产行业,以商业地产为主的万达,和以住宅地产开发为主的万科,无疑是地产界在企业内部管控和外部扩张之间,平衡的最好的两家公司。
万达的王建林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又有过十余年军旅生涯,因此很多做派几乎是中国第一代创业家们的形象代言人。与轻工行业一批同龄企业家一样,他们往往行事高调但不高傲、热心参政但不议政、偏爱数字注重结果。企业内部常常和政府的结构相似,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XX处、XX科、XX办公室来命名,办公的地方一般都会有张超大的地图,心怀将红旗插遍中国的梦想。对他们来说,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站在这张地图面前,想象自己正在从太空俯视地球,看到属于自己的长城。
上面所描述的是一个土豪的常规形态,如果仅仅是这样,万达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从历史中回看八九十年代,当时的王建林确实只是个土豪,改变从2000年开始,一切源于万达与沃尔玛的合作。
沃尔玛是万达进行标准化管理的启蒙老师,在大连沃尔玛开业之前,万达和其他的区域性地产商一样,以住宅地产为主,并且一度将住宅开发做到了广州,同时还涉足能源、化工、制药、体育等多个行业,业务繁多而杂乱。正是在和沃尔玛大连、长春项目的合作中,王建林逐渐积累了战略思考的能力。
所谓的战略思考其实就是对未来的预见和对企业内外部的宏观控制,人类中有一类人是可以洞察事物规律的,像孙正义那样的几乎就是如半神一般的存在。王建林虽然不具备如此长远的目光,但是在和沃尔玛深度合作的所有区域性地产商中,王建林对沃尔玛的学习是最彻底的。
2001年,他开始实施万达的战略转型和全国拓展,与沃尔玛在长春的合作是在给全国制定标准,通过实际参与到整个项目开发的方方面面,王建林最终在2004年明确了万达全面转型的策略,在2006年完成了整个集团从业务操作到资源配置的完美转身。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万达几乎是以生鸡蛋的速度完成了全国的快速覆盖,并且万达的内控管理系统扛住了这样大规模的拓张,这一切都是得益于十余年前,万达开始向沃尔玛学习的集权管理模式,以及在这样的战略思路上,所搭建的万达标准化内控系统。
万达借鉴沃尔玛而实施的倒金字塔管理模式:(引用自成都明德管理咨询2009年报告)
相对于中国本土的其他商业地产开发商来说,如果说万达是土豪,那么他也是土豪中的Iphone 5s 土豪金。
万达为什么要举文化的旗:
在回顾完土豪万达并不土豪的过去后,我们再来看看万达为什么要涉足文化产业。2013年,王建林在万达内部的会议上,是这样描述将文化旅游定位于公司支柱产业的原因:
以下引用自王建林在会议上的发言稿:
早在2000年,万达就第一次转型,由住宅转向商业地产。从2008年开始,万达又主动转型,由商业地产向文化旅游发展。到2020年,万达房地产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将降到50%以下,届时万达将不再是房地产企业,而是成为综合性企业。
房地产业在任何国家都不是百年行业,发展期只有40至50年左右,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房地产业就会大幅萎缩。中国山地多,我估计城市化率只能达到75%左右,房地产业发展期更短。中国房地产业已经发展20多年,再有15至20年左右,这个行业就会萎缩。万达要做百年企业,就要拥有百年企业的物质基础,房地产无法产生长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所以必须向文化旅游转型。
从上面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明了,文化之所以会被万达推上前台,是因为旅游,之所以旅游如此重要,是因为王建林预见到还有15-20年,中国的城市地产开发将难免会迎来萎缩。而在200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文化旅游产业无疑是当下及以后最重要的淘金之所,所以2008年万达开始了又一次战略转型(预见不是本事,迎合趋势才是考验企业真本事的时候)。
从住宅地产的以售为主,到商业地产的租售同步,再到旅游地产的文化商业服务,万达希望自身能够逐渐从一个纯粹的地产开发商,向综合性企业转型,成为提供酒店管理、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基地服务等多头并举的服务商。而文化,无疑是万达转型的关键,无文化,则无旅游,无旅游,则无收入。
但是,与其他的大型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的问题一样,他们太熟悉他们原本的领域,因此,万达很难剥离它自己地产商的本质。让我们将视线再聚焦到青岛这两处地块上来,基本上可以看出文化旅游目前仍然是处于辅助的位置,能够更快产生现金的住宅地产开发才是主要目的。
东方影都背后的万达国际文化旅游城:
下面是两个地块的截图,黄岛区前湾地块13宗,合计拿地成本14.9亿,胶南地块2宗,合计拿地成本5.3亿。其中胶南地块主要用作“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的开发(也可以理解为摄影棚所在位置),而黄岛区靠近前湾地块则布局的是万达国际文化旅游城,涵盖文化产业园、会展中心、汽车极限秀、万达城、度假酒店、游艇展示中心、滨海酒吧街、影视制作中心等多个功能区(注:胶南市年初已和黄岛区合并)。
黄岛区前湾地块周边在5月份的青岛当地新闻中,仍然是一个独立运作的项目,是用作万达游艇管理公司的青岛国际游艇产业园建设,而且其功能区的设定与现今改变不大,但是在7月份之后的各项招标资料中,忽然变成了东方影都的配套项目,名称也改为万达国际文化旅游城。
至于两个地块孰轻孰重,从目前来看,似乎胶南地块更胜一筹,但长远来说,前湾地块的升值潜力更大。前湾地块位接青岛胶州湾隧道、胶州湾大桥,离黄岛区中心位置10公里,离青岛市中心交通距离不足50公里,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要更胜一筹。不过在万达的东方影都宣传片中,似乎万达目标的拿地区域是在如今唐岛附近的丁家嘴,未来能否拿地成功,还有待观察。(经过知友们提醒,本段有改动)
以上已经入手的两个地块当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位于黄岛区前湾地块中68万平方米商品住宅用地,它占据了本次拿地面积的54%,这68万平方米的地块规划建筑面积为259万平方米,每块地的楼面价约在400元左右。那么,各位可以想一想,青岛这样的城市,交通半径50公里范围内,这样的价格足以说明青岛市政府的诚意(不过,目前这个地块的位置周边都是不毛之地,价格也确实高不了)。
但是,地块是政府用来招商引资的筹码,招商引资代表着政绩和升职的砝码,与万达之间的资源置换,也需要万达拿出足够的智慧。否则,在今日的中国,拥有20个亿的土豪比比皆是,为什么要给万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