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诗碑留海隅

家乡区县: 福建省泉港区

作为宋代书坛四大家之一的蔡襄,在泉港留下不少石刻。如明嘉靖版《惠安县志》载:“太白峰……一名莲花峰,有石方直如碑碣,上刻囗忠惠大书‘太白峰’三字。”清嘉庆《惠安县志》载:“伏虎岩刻石(注:“伏虎胜景”四个大字),莆蔡襄书。蔡尝读书于此,书刻山门。后女尼磨灭题石,以为卧房。别开山门,摩仿其字刻之。”此外,他还曾为天湖岩题“天湖放生”四字。因年代久远,岁月沧桑,这块石刻今只余下半截,置于天湖岩放生池之侧。
在蔡襄外祖家峰尾镇卢厝村的卢琦故居北侧,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碑亭,现存一碑刻,为蔡襄的楷书七绝诗。诗曰: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
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
诗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秋。当时,蔡襄自北苑茶园(今建瓯凤凰山)监制贡茶后,返回福州寓所调理。据《蔡襄集》卷五载《梦游洛中十首》小序云:“九月朔,予病在告,昼梦游洛中,见嵩阳居士留诗屋壁,及寤,犹记两句,因成一篇。思念中来,续为十首,寄呈太平杨叔武。”诗记叙他在洛江任西京推官时与僚友宴游之情景。该诗为《梦游洛中十首》之第一首。嵩阳居士为司门员外郎王益恭,系参知政事、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曙的长子,他颇为推崇蔡襄,常与之交游。蔡襄对其十分感念,因赋此诗。
后来,蔡襄奉母来峰尾外祖家谒祖时,亲手挥毫书写该诗,并让人刻于石上。蔡襄的诗“奥壮浑古”,书法“独步当世”(欧阳修语),“本朝第一”(苏东坡语),“书如少年女子,体态妖娆,行步缓慢,多饰名花”(米芾语)。因此,该诗碑是蔡襄留给泉港一份弥足珍贵的纪念品。
“文革”期间,该石碑竟被移作厕所壁石,后幸有识之士抢救,方得以保存。

刘惠杰(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