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岭明清古街道

家乡区县: 福建省泉港区

位于“北通省会福州,南抵泉州漳州”的古代福建“官马大道”上的涂岭镇,南有古驿站驿坂,北有潼关要隘。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官民商旅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至今,这里尚保留着一条横贯南北的明清古街,鹅卵石铺就的窄窄的、曲曲折折的街巷,土石砌成的房屋,一家挨着一家的商铺,见证了岁月沧桑,弥漫着明清时代风情。
古街南起涂岭中心小学,北至涂岭镇政府旧址,长一公里多,宽约七八尺。保存完整的排水沟和街道,全部用各种色调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铺砌,五颜六色,圆圆滑滑,颇具特色。鹅卵石是古街构筑的主角,连同那汲之不竭的百年古井,街道两旁的古民居,还有那低矮的露天厕所,一应为鹅卵石所砌,简直就是一道闽南古建筑风格的风景图。
古街中今尚存有一座“陈公修路功德碑”,石碑已被风化,但碑文字迹仍依稀可辨——急公好义的乡贤陈文辉,富而有仁,曾独资修缮泉州古谯楼、惠安文庙。他见南来北往的行旅人等每逢雨季即受污泥四溅之苦,便慷慨解囊,重修涂岭古街。时在康乾盛世之期。由此可见,古街至少已经历了二三百个春秋。
明清时代,那上省城的秀才和上京赶考的举子,那进进出出的官员四抬大轿,那驿站快马的蹄声,那店铺商贩的南腔北调,以及那灯火通明的客栈,相映成一幅繁荣富庶的明清风俗图。漫步古街,会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历史情思,一种古风民韵犹存的感受从心底弥漫开来。
目前,古街古建筑保存得较为完整,虽添了两幢民国年间的“红毛灰楼”和两幢新式民居,但整条古街的“古”意形象基本保留,很是难得。慕名前来考察、采风的专家学者认为,只要稍加修复,涂岭古街便是一条活灵活现的明清风情街。

刘惠杰(2014-10-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