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的"领头雁

家乡区县: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荆秀芳,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2012年,以200头生猪起家,带领周边村落的妇女们建起了自己的养猪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下,经过艰苦的打拼,她又创办了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荆兴特色养殖有限公司,并荣获民和县“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

      六年前,年轻的荆秀芳,在房地产公司干得风风火火,收入可观。工作一段时间后,荆秀芳想把多年积蓄投资枸杞种植,好好赚一把。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她的初次创业失败。一次偶然的机会,荆秀芳看到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正在播放的一期生猪养殖户的创业故事,这使她受到启发,并再一次激发了创业兴趣。“没想到生猪可以这么养,我老家有不少可以发展养猪的条件,我可以去试试。”荆秀芳说。于是,通过与家人协商后,她于2012年回到家乡民和县隆治乡从事养猪事业。

      万事开头难。办理农村土地流转时,很多涉及土地的农户百般刁难,她挨家挨户地去做老乡的工作,几乎跑遍了所有农户的家。解决了土地问题后,紧接着修建圈舍,购买设备,购进猪仔,猪场开始步入正轨。

      由于养殖初期资金技术不足、市场价格波动等问题,养殖场受到不少挫折,荆秀芳一度想打退堂鼓。养殖场是她历经艰险才创办起来的,她不想就这样轻易放弃,于是刻苦钻研,边学边实践。随着养殖经验的不断积累,养殖场的发展初见成效,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生猪存栏200头发展到存栏400多头。

      规模扩大后,荆秀芳又在管理上下功夫。她发现猪粪便不但气味难闻,还污染环境,于是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建沼气池。这样,不但可以回收粪便,还可以变废为宝。这种立体循环生态养殖模式,大大增强了猪场的生态效益。

      今年,她的养猪场第一批出栏200头,第二批出栏300头。随后,她又购进仔猪400头。养猪场发展起来后,荆秀芳又转变养殖思路,由原来的生猪育肥转为繁殖优质仔猪,并向周围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一花独放不是香,百花齐放春满园”。荆秀芳没有忘记当初立志“带头致富”的理想和抱负,在村里,她传播技术,提供市场信息,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姐妹们,使他们学到了养殖技术,提高了致富本领。如今,在她的带领帮扶下,周边许多农户搞起了家庭养殖,逐步走上致富路。

weiba_(2014-11-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