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频道申请认证!
财富值双倍 检索优先 专属展现 同行交流
成本远高于东部沿海,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梅州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东
部沿海地区,
使得梅州市的对外吸引力大大降低。
反过来,
这低水平的基础设施
又导致了梅州经济的愈发落后,
基础设施滞后与经济发展缓慢陷入了一种恶性循
环的状态。
(二)
气象灾害较为严重
梅州自古就有
“南蛮之地”
之称,
气候条件较为恶劣。
一方面,
梅州市受旱、
涝、洪、低温等自然灾害较频繁,其中以低温阴雨、寒露风及低温霜冻对农业生
产的威胁最大,
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这些气候灾害给
梅州带来了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
严重地影响了梅州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不
利于梅州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
、
资源利用程度低
在工业发展初期,
很多城市和国家利用本地区内的矿产资源禀赋,
依托相对
丰富的矿产资源,
通过矿产资源的开发,
以矿产产品的输出来实施资本原始积累,
从而为区域工业化创造条件。梅州的自然资源也相对丰富,比如:煤储量
27
亿
吨,占全省第二;锰、铁储量分别占全省的
20%
和
30%
。但是由于资源开采技
术、
资源产品开发技术等制约,
梅州市的许多自然资源基本上没有怎么开发利用,
即使已经开发的自然资源,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粗放型”开发的地步上,没有对
资源进行深加工,没有大型的资源型龙头企业,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
这种状况导致自然资源对梅州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太小,
梅州资源上的优势没
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四)
、城市之间的劳动力转移
改革开放以后的近
25
年的时间里,农业部门或者说农民、农村每年为城市
贡献了
1.2
亿个廉价的劳动力,这些廉价的劳动力是平均接受了
7.3
年的教育,
而且年龄处在
16
岁到
46
岁之间,城市大概从中获得了
90000
亿人民币。
2
当然,
这是从全国范围来说的,
但是就拿梅州来说,
梅州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几万人,
但回梅州工作的大学生却寥寥无几。
发达城市
(例如:
深圳、
广州、
珠海、
中山、
东莞、佛山)由于工作环境优越、工资待遇高、工作发展空间大等优势吸引了梅
州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造成了梅州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严重缺乏,
经济发展自
然就较慢。梅州成为了“为别人养儿子”的典型地区。
(五)
、国家实施的偏向性政策
我国在
1980
年先后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成立经济特区。国
家和当地政府在经济特区内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
管理体制。这些带有优惠和“偏向性”的政策,使得国家和其他城市的大量生产
要素流向经济特区。
在生产要素总量一定的情况下,
经济特区的资本积累迅速增
加,
而其他城市的资本积累相对减小。
这就导致了经济特区的投资环境迅速得到
优化,
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却迟迟得不到改观。
自然而言,
经济特区的
经济发展速度要快于全国,
经济发展的质量也要优于全国其他城市。
国家实施的
偏向性政策,也是造成梅州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历史原因。
(六)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为滞后
一直以来,成绩优秀的学生都首选读高中、大学,只有成绩不好、纪律性差
的学生才去读职业学校,
这种怪现象给广大市民和农民一种职校学生素质低下的
印象,
导致无论市民还是居民普遍认为读书就要读大学,
只有大学生才有好出路。
农民和市民,
对大学生都高看一眼,
对技工生都低看一眼。
这也就导致了梅州的
职业教育发展较为落后,
职校的办学能力低下,
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实际上,
对于梅州这样的三线城市,
由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承接广东省
“双转移”
战
略的需要。
梅州市对熟练技工的需求是远远高于对大学生的。
而且,
对技工的需
求也更为迫切,
而现实是由于技工的缺少,
梅州的众多工业、
企业的发展受到了
严重的人才制约。
三、梅州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结合梅州的实际情况,梅州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抓住发展机遇,改善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1
、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多渠道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一步加速,
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承接产业转移的
机会;
全省发展形势很好,
特别是粤东地区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为梅州市的加快
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穗梅两市对口帮扶不断深化,
为加快两地的经贸合
作,产业对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3
同时,梅州较低的人力成本、土地成本
等,
为经济的新一轮发展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基层设施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作
用,
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特别是梅州这样的基础设施落后地区。
要促进经济发
展,
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就应该先行。
梅州市要通过多种渠道,
积极争取国家、
省、
其他市和民间资本的支持,
完善以高速公路、
铁路、
民航为主的对外交通主骨架,
同时,
也要促进供水供电、
电信网络、
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并适当
超前于经济发展,以此优化梅州的硬件环境。
(二)
发挥资源优势,加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1
、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梅州市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类有铁、锰、铜、铅、锌、钨、锡、铋、钼、银、
锑、钒、钛、钴、稀土氧化物等,非金属类有煤、石灰石、瓷土、石膏、大理石、
钾长石等。其中,煤储量
27
亿吨,占全省第二;锰、铁储量分别占全省的
20%
和
30%
。
4
目前对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梅州应该要加大对这些资
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在土地、
税收、
水电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
并通过招商投资、
引进技术和人才,努力建成一些资源型的龙头企业。同时,依托资源优势,形成
与资源产品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
并逐步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加工利用程度,
增加
产品的附加值,一方面,可以发挥资源对梅州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
也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
、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梅州市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境内有不少名山古寺,文物古迹,名人故居,
温泉瀑布,秀丽湖山。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热心人士又捐建一批亭台楼榭,修
葺许多名寺古迹,增添食宿游乐设施。
5
同时,要加快旅游服务基本配套设施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