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舞狮

家乡区县: 梅州市五华县

 舞龙、舞狮、乐鼓,是五华民间传统文体项目。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时至今日,舞龙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经常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动作有: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头尾齐钻、龙摆尾和蛇蜕皮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时而飞;中云端,时而入海破浪。再配合龙珠及鼓乐衬托,成为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身的艺术样式。金龙、醒狮被视为福神降临之物,节日串演城乡,大受人们欢迎。金龙身长4丈,头宽3尺,以布为身,9人持杆起舞,一持龙球,蹈导其前;另有4人持竹杆(顶端用硬纸贴制作鲤鱼、公鸡、鱼、虾彩图)作柱,立于四方,金龙则穿梭柱间起伏、滚动,情趣喜人。转水新民村的金龙舞舞技多变、乐鼓动听,久负盛名。

 五华舞狮多属“王”狮,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汉族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时变作神话,一时拉上历史,为舞狮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或其它一些庆典活动,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助庆祈求吉利。一件花团锦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汉族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单狮舞、双狮舞之分,舞狮表演娴熟生动,情趣喜人,翻滚、窜方桌、跳风车、叠高取宝尤为精彩。醒狮团拜后,还有武术表演,拳、棍、耙、刀、剑的单练和对阵,刀光剑影,紧张动人。1979年后,县内龙狮队不断发展壮大,活动日渐频繁,常在重大节日和庆典会上表演,深受人们喜爱。

部落女帝(2014-11-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