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光明中学,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魅力四射的东城区,以其一流条件、一流管理、一流质量而崛起,成为生机盎然的莞邑大地上一所新型的现代化名校。光明中学创办于2003年9月,是一所是经东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实力雄厚的广东光正教育集团投资6亿多元,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兴建,直属东莞市教育局管理的民办公助类、全寄宿制学校。
校创办至今,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教育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佟星、黎桂康、张顺光、张顺彩、吴道闻、杨晓棠等领导同志都多次莅临视察和指导工作,推动着光明中学在“教育强市”的大潮中扬帆远航学校坐落于黄旗山之麓,同沙水库之滨,占地面积420亩,环境幽雅,设施先进,拥有一流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容纳5000人的大型体育馆,高标准400米塑胶运动场、标准足球场、篮球场,以及综合电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房、多功能演播室等现代教育设施,各场室配备了互联网,完全实现了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拥有从初一一直到高三的完全建制,成为名副其实的东莞市“七大校”之一。学校拥有一支水平高、知识新、实力强、能征善战的教师队伍,500多名教师,全部具有本科学历,其中研究生11人。师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计获得85个国家级奖,103个省级奖,240个市级奖。学校十分注重学习优秀学校先进经验,曾到邯郸市第一中学、衡水中学访问,也曾到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11中学等重点初中学习先进经验。
在经验丰富、久负盛名的叶义基校长领军下,学校秉承刘学斌董事长提出的“以诚心服务社会,以爱心培育人才”的办学宗旨,恪守“三个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推行素质教育,推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治校方略,致力于“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的管理境界。学校认为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学风、校风的竞争,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竞争,是学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因此,从整顿校风校纪入手,加强“三风”建设,以“狠抓德育,猛促教学”为重中之重,建立了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学校被定为全国高考定点考场,被评为教育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学校”、“中国德育科研先进学校”、“中国基础教育网络实验学校”、“东莞市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东莞市绿色学校”。
学校实施符合东莞本地生源实情的“八三三六”德育方略,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注重“以心教心”的德育方法。学校成立了“怡心室”,对同学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重视法纪宣传教育,定期请法制专家到校进行法制讲座;举办“德育学习班”,务必让每一个同学进步;学生自发成立“爱心基金会”,向有困难的同学给予生活的资助;印度洋海啸,师生捐款达10万多元;与粤北山区中学举行“献爱心”联谊活动,积极捐款捐物,充分体现了光明中学强大的战斗力和强烈的爱心、同情心以及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全校同学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有着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彬彬有礼的仪容风度。校纪严明,校风整肃。“礼貌、诚信、自强不息”已成为校园的主旋律,“志存高远,团结奋进”成为学校的光荣传统,一大批“绿色班集体”和“五星级班集体”脱颖而出。
学校提供优质学位,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的教学规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设施、设备,加强学风建设,强化教育科研,优化课堂教学,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注重引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与“融会贯通能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特设“光明奖学金”,对成绩优异的前100名同学每人重奖1000——2000元;成功举办“教学开放日”,老师的讲课水平,同学们活跃的思维、良好的学习能力,获得了来自市40多所学校的700多名老师一致的好评;广东省2006年中学生物竞赛在该校举行;东莞市2006年英语高考分析会暨2007年高考研讨会在该校举行;同学们在学习上奋勇拼搏,学业成绩快速提高,全市期末统考中31个科次大幅度超市平均水平;各年级、各学科星光熠熠,涌现出众多的学习尖子以及大批“黑马”;很多同学进步飞快,显示了惊人的爆发力;韩国学生曹银佑、日本学生白滨浩文、德国学生罗云妮等外国小留学生成为校园明星;2006年首届高考一炮打响,大专以上上线人数达到656人,大批学子考入南开大学、中国体育大学、星海音乐学院等重点大学。
学校以英语、体育、艺术、信息技术为办学特色,培养东莞本土的体艺苗子,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各种艺术团体“百花齐放”。音乐方面,有古筝队、二胡队、琵琶队、民乐队、军乐队、电钢琴队、笛子队、舞蹈队、合唱团等9支“生力军”;美术方面,有书法、绘画、色彩、工笔、素描、剪纸等6路纵队;体育方面,有篮球队、乒乓球队、武术队、体育高考训练队等多支队伍,形成了“多兵团作战”、“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