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阳一中,现为全日制高级中学,汕头市重点中学,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前身为1819年创办的东山书院,创校至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历尽沧桑,几经迁徙,几易校名,为潮汕历史最悠久的名校之一,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1994年通过省一级学校等级评估,2007年10月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确认,成为广东省和汕头市第一批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学校。
一中前身为清朝中期东山书院。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知县唐文藻修缮韩祠,改为童生就读之所,称东山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聘抗日保台爱国志士、著名教育家、诗人丘逢甲为东山书院山长。丘主持书院二年,大力推行新学,教育救国,他彻底打破旧式书院只注重经学的模式,全面引进西学,主张"德、智、体"三育并举全面发展,学风为之一新,此为潮阳新学之肇端。
光绪三十年(1904年),东山书院改办为官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实行新学制。
民国四年(1915年),官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改办为潮阳县立中学,亦称东山中学。改办为中学制之首任校长萧凤翥,为潮阳著名教育家。萧校长为学校撰联:
潮海当前,向学方殷,气吞重洋千百国;
阳春已届,乘时培育,愿作世界第一流。
可谓办学雄心,气冲霄汉。萧校长聘任良师,治学严谨,要求学生勤学向上,为潮阳教育树立新思想,新学风。当时学校已初具规模,成为潮阳最高学府。
民国十九年(1930年),潮阳县立中学(东山中学)改办为县立乡村师范学校。民国廿四年(1935年),改称为潮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至三十年(1941年),校舍先后遭日机轰炸及日军拆毁,满目疮痍,只得暂时停办。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简易师范与城内之县立第一初级中学(原五都中学)合并为潮阳县立联合中学,因县城为日军所占,校址设于贵屿壬屿乡,设初中部及师范部。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抗战胜利后,县立联合中学迁回县城,在城隍庙、司马祠和世魁林氏祠上课。翌年改称潮阳县立第一中学。
清末及民国时期,祖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一中也经磨历劫,几经沧桑。在此艰危困厄之中,潮阳人民 不忘兴学育才;一中师生满怀爱国热忱,前赴后继,探索兴学救国之路,投身于民主革命和反军阀、抗侵略的伟大斗争。尤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众多热血青年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和解放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潮阳一中溯自清朝中期东山书院创校始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为潮汕历史最悠久的名校之一。近二百年来,虽历尽沧桑,几经迁徙,几易校名,但发展至今,文化底蕴,积淀厚重,办学业绩享誉海内外。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blog.sina.com.cn/kakahsu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RongJiakaka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ser/default.aspx
博客个人主页:http://weibo.com/RongJiakaka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