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2001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4年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国家信息产业基地”称号。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部省市共建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试点计划”。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2001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松山湖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截至2008年底,松山湖共引进创新型科技企业290家,其中总部型研发型大中型企业86家,国家级、省级大中型研发机构32家,中小科技开发企业148家,其中包括华为、中国无线、易事特、Celestica Electronics (Dongguan) Ltd. 等知名企业。
开发建设以来,松山湖在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大胆和有成效的尝试,并取得卓著成效。
东莞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制造业名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十二位、地级城市第一位,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日俱增。进入新世纪,东莞致力于实现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顺势而生,承载着东莞科技强市的伟大使命。自2001年开发建设以来,松山湖各项事业快速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成效显著,产业聚集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强大引擎。
今日之松山湖,人才与产业齐聚,科技共山水生辉。这里,自然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研发机构荟萃,科技精英云集。这里,崇尚创新,崇尚竞争,崇尚包容。美丽的松山湖,已成为东莞自主创新的旗帜、转型升级的先锋;美丽的松山湖,已成为前景无限的科技投资沃土、财智聚集高地;美丽的松山湖,已成为创新创业者展现身手、追求成功、实现梦想的乐园。
松山湖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保持着完好的充满岭南气息的原生态绿地,绿化覆盖率超过了60%。
松山湖以科技创新为园区核心功能,努力建设成为东莞的科技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为推进东莞双转型发挥更加突出的带动作用。
松山湖坚持“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规划设计理念,融山、水、园为一体,努力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合理设置城市功能区,配备完善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商业金融、行政办公、邮电通讯等城市服务体系,实现松山湖新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008年,松山湖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布局,将园区土地等优势资源更多地集中到核心功能开发上,进一步扩大研发和总部功能区范围,集聚大批研发机构和企业总部,突显松山湖作为科技中心的形象和功能。
十平方公里的北部区,是承接高新科技企业、研发中心与企业总部的重要载体。 以松山湖大道为界,北边重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目前已聚集华为、易事特、生益等52家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高端产业,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等产业集群。
松山湖大道以南的区域重点引进研发中心、总部,正在建设IT研发园、创意设计园、生态文化创意谷等一批专业园,已引进产品质量检测基地、万科住宅研发基地等27家研发、总部企业。
月荷湖周边区域是创意生活区,已全面启动超市、住宅、餐饮、学校、医院、邮政、体育等配套设施。
中心区:教育研发区是松山湖的城市核心区,集行直部门分支机构的办公场所,为企业提供一条龙的高效优质服务。
研发:建成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虚拟大学园等一批科技创新载体,聚集中小创业企业130多家;引进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华南工业设计院等一批大型科研机构。
东莞高速路网图
东莞高速路网图
教育:拥有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等院校,形成了从幼儿、中小学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纵向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并举的横向教育链。
商住:拥有松湖花园、锦绣山河、万科松山湖1号、长城地产等居住配套,及酒店、银行、超市等生活配套。
旅游:拥有东莞新八景之首的松湖烟雨,以及沟谷、紫薇园、中心公园等一批生态旅游景点,是市民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
东部区:台湾高科技园
东部是松山湖重点打造的台湾高科技园,规划建设大型晶圆项目基地、先进IT制造基地和生活配套区,以承接台湾高科技产业大项目和研发龙头企业,建成一个具有浓郁台湾特色的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
滨湖区:国际总部研发区
这片区域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的总部、研发中心等,成为松山湖的科技核心区。这里将适度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打好生态“牌”,做好水“文章”,彰显松山湖的生态之美,以生态之美带动园区的科技招商,聚集科技资源和人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