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我镇召开防控登革热工作技术培训会,重点讲解了登革热防控知识和技术要点,以提高各村防控登革热的技术水平,以及指导各村如何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确保防控效果。会议要求各村要做好入户宣传、查看、指导清理三方面工作。
会上,常平医院防保科有关负责人就围绕登革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登革热在我省流行情况等内容作了全面、细致的讲述。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热、骨关节肌肉痛、疲乏、部分患者会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据了解,目前,我省登革热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全省登革热病例仍处于上升趋势。截至10月10日8时,我市今年共发生155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13例,输入性病例32例,待核实10例。所有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麻涌、虎门等21个镇街。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没有蚊子就没有登革热,做好防控登革热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清理积水和灭蚊。”城管分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强调,各村务必认请形势,切实把登革热防控工作作为各村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责任分工,组织人力分片包干,逐街逐巷,上门入户,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伊蚊孶生。
会议要求各村要做好入户宣传、查看、指导清理三方面工作:一要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简要讲解登革热知识;二要询问居民家庭成员中近来有没有出现发烧、关节痛、皮疹等情况,以及检查居民户内外有无种养水生植物,厨房、卫生间、楼顶、阳台是否有储水的水缸、盆、桶等情况;三要指导居民对发现积水容器进行清理,对不使用的积水容器要倒置,不能倒置的要加盖密封,同时劝喻居民尽量不要种养水生植物,一定要种养的,必须每隔5-7天进行清洗换水,换水时要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须,确保蚊子的卵和幼虫清洗干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