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山西人,说道山西特产就不得不提到有着悠久历史的山西老陈醋。?
醋古称醯,又称酢。《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由此可见,我们西周时期已有酿造食醋。晋阳(今太原)是我国食醋的发源地,史称公元前八世纪晋阳已有醋坊,春秋时期已遍布城乡,至北魏时《齐民要术》共记述了二十二种制醋方法。当时,制醋、食醋已成为山西人生活中的一大话题。《本草纲目》等古籍中有许多关于醋的记载,民间中流传着许多关于醋的典故。唐宋以后,由于微生物和制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至明代已有大曲、小曲和红曲之分,山西醋以红心为制醋用曲,该曲集大曲、小曲、红曲等多种有益微生物种群为一体,所酿之醋最驰名者为中华老字号“益源庆”。史称明太祖之孙朱济焕被封太原府为宁化王,“益源庆”所酿之醋被指定为宁化王府的专用醋,使因改部分白醋为熏醋,其风味大增,后世称为暖和法熏醋。清顺治元年(1644年),梗阳(今清徐又称清源)中华老字号“美和居”改新醋陈酿工艺为“夏伏晒、冬捞冰”,形成该字号食醋的独特品味,并将产品定名为老陈醋。
已故著名生物学家陈驹声先生则在多种著作中明确指出:“山西老陈醋是我国北方最著名的食醋”。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它的生产至今已有3000年余年的历史,全山西大大小小的醋生产企业也有1000多家。号称中国四大名醋之一的山西老陈醋以其绵、酸、香、甜、醇的独特风味和悠久的酿造历史熏在国内排名位居镇江醋、保宁醋和福建红曲醋之前,著称于世。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据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山西老陈醋的出口量已经达到了去年全年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靠过硬的质量,全面进入日本市场,并销往欧亚十多个国家。
山西老陈醋的典型风味特征为:色泽棕红,有光泽,体态均一,较浓稠;有本品特有的醋香、酯香、熏香、陈香相互衬托、浓郁、协调、细腻;食而绵酸,醇厚柔和,酸甜适度,微鲜,口味绵长,具有山西老陈醋“香、酸、绵、长”的独特风格。
有人夸奖起清徐老陈醋是如何如何的好,说它有着精美的质量,只要拧开瓶盖,那香酸浓郁的气息立即就扑鼻飘来;若滴入碗里打一个圈,它便均匀地粘在碗口,无论是热烹,还是凉调,吃在嘴里酸醇香烈,余味无穷。因为醋中含有5%以上的醋酸,还含有乳酸、葡萄酸、琥珀酸、氨基酸、糖分、甘油、醛类化合物和盐类等,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醋能产生少量的热能。由于醋在制作中发酵时间长,醋化温度高(在40℃以上),因而各种微生物在其中发生着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这也就给醋带来了特殊的风味。清徐老陈醋在制作时,四五百斤的一缸新醋,在经过阳光的蒸发和冬日捞冰抽水后,只能剩下不到二百斤,因而具有颜色黑紫、气味清香、食之绵酸、酸而不涩的特点。因此,王来福所创造的山西老陈醋实质上就是一种天然浓缩醋。早在1956年和1965年全国调味品鉴定会上,清徐老陈醋均被评为第一名;1979年又被轻工业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优质产品。
相传圣人孔子来京都洛阳问礼,适逢老子在京都洛阳居住,孔子便去拜访。当孔子谈及京都缺乏森林,金·木·水·火·土五行缺木时,老子直言正虑此事,只是尚无良策。孔子及由五行联想到五味,苦辣酸甜咸中,酸味可补五行中木的缺乏,对人体大为有益。老子一听,很为高兴。于是老子决定在造醋。经过九九八十一次试验,终于造出了醋。老子也因此被誉“醋祖”。当时醋造成后,因量少,只做为贡品奉献于宫廷。传说中的老子炼仙丹,济世救人,实则造醋食疗治病,最早把醋用于治疗人体疾病。又传白居易闲居履道里时,因其住所与寺院相邻,且与寺僧来往甚密,互有馈赠。一日神秀长老执酢到履道里与乐天品茶闲叙酢之神效,兴致之时。神秀向乐天索句乐天以酢研墨,挥毫书就:长生殿上竞争传,老来齿衰嫌茶淡。无契之处谁相依,疾酢倍觉酸胜甜。这首藏头诗暗藏"长老无疾"四字,喻指神秀长老因经常食酢而能长寿健康。还传女皇武则天有次龙体欠安,常常腹胀气滞,不思饮食,御医们想尽了办法,也未能奏效,有位御医因此还被砍了头。后来有一道士进献陈醋,武则天吃后胃口大开,龙体转安,从此以后,武则天御膳时总要放上一壶醋。此习惯传与民间,以开胃解酒,流传至今。
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对山西老陈醋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4年8月9日起对山西老陈醋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4年第104号)。